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北风裹挟着雪粒子掠过镇北王府的飞檐,柳林却在暖阁中褪去厚重的貂裘,换上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
铜镜里,他将束发的玉冠换成褪色的布巾,眉骨处那道未愈的伤疤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倒与寻常猎户无异。
推开雕花木门,寒风扑面而来,他望着远处那座新落成的“镇北新城”,金瞳中闪过一丝期待——这一年,他虽掌控全局,却鲜少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今日,他要亲眼看看这一年来的成果。
沿着青石官道走出王府,柳林很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新城的街道宽阔平整,两侧商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忽然,一阵孩童的欢笑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循声望去,街角处,几个孩子正围着一个铁制的“怪玩意儿”嬉戏。那是个圆柱形的铁桶,上方连着一根长长的木柄,桶身布满细密的小孔。
“这是啥呀?”柳林凑过去,笑着问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小男孩仰起红扑扑的小脸,骄傲地说:“大叔,这是‘洒水车’!是血海工匠和咱们人族工匠一起鼓捣出来的!每天清晨,官府的人就会推着它在街道上走,水从这些小孔里洒出来,能把街道冲得干干净净,再也不会扬起那么多灰尘啦!”说着,小男孩还伸手摸了摸铁桶,眼神中满是喜爱。
这时,一位卖菜的老汉接过话茬:“可不是嘛!以前这街道,一到刮风天,眼睛都睁不开,卖的菜上面全是土。现在好了,有了这‘洒水车’,咱这生意都好做了不少!而且啊,听说这铁桶是用新法炼制的铁,比以前的铁坚固多了,能用好多年呢!”
柳林点点头,继续往前走。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他信步走进一条巷子,只见一间工坊门前,几个工匠正在忙碌地组装着什么。
工坊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新式织布机坊”。柳林驻足观看,只见一台巨大的木制机器上,数根木梭飞速穿梭,几个女工坐在机器旁,手脚并用,控制着机器的运转,一匹匹色彩鲜艳的布料不断从机器上产出,速度比传统的手工织布快了数倍。
“这位大哥,瞅啥呢?”一个年轻的工匠擦了把汗,笑着问道。
“这织布机倒是新奇,比我见过的都快。”柳林说道。
工匠顿时来了兴致:“这可是血海工匠和咱们人族的老织匠一起琢磨出来的!以前织布,全靠手工,一天也织不了几尺布。现在有了这新式织布机,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而且,它织出来的布,纹路更均匀,花色也更多。现在城里的布庄都抢着要我们的布呢!”
柳林又问:“那女工们用这机器,上手难不难?”
“刚开始是有点难,不过工坊会专门教。学会了之后,比手工织布轻松多了!你看那些女工,以前一天到晚织布,手指都磨出厚厚的茧子。现在用这机器,还能按时回家照顾孩子呢!”工匠说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离开织布机坊,柳林来到了城中心的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各种货物琳琅满目。突然,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柳林寻着香味走去,只见一个摊位前围满了人,摊主正将一种金黄色的圆形面饼从一个铁制的烤炉中取出。
“这是啥好吃的?”柳林挤进去问道。
一位大妈热情地介绍道:“小伙子,这是‘烤饼’!用的是新法子烤的。以前烤饼,都是用土灶,火候不好掌握,经常烤焦。现在好了,有了这铁烤炉,火候均匀,烤出来的饼又香又脆!而且啊,这烤炉一次能烤好多饼,摊主的生意比以前红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