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时代的局限性
儒者是这个世上心胸最宽广的人,能够容纳下天地万物。
同样的,儒者也是这个世界上心胸最狭窄的人,见到异端必定会痛殴至死。
大汉的儒者还处在儒家文化鼎盛的初始阶段,这个时候的儒者往往会博采众长,最终完善儒家岌岌可危的学术体系。
因袭,不论是公孙弘,还是董仲舒这些人,对于诸子,云琅就来到了鸿胪寺宽阔的院子里,院子里有几颗极为古老的柳树,在月色下显得更为苍老,长明灯座里透出昏黄的光芒,照在通往远处的小路上,却什么都看不清。
大汉的星空倒是极有看头的,如果不是皓月当空的话,此时的天空,应该是星斗漫天的好时候,有了月亮之后,星星就变得稀疏很多。
“怎么,云郎对星象也有研究?”
一个黑袍人从夜色中走了出来,站在长明灯座前边,刚好让一束柔和的光照在他的脸上。
这个人云琅认识,他就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两年多不见,他已经从太史令变成了博士馆的博士。
“今夜月色太明,不是观星的好时候,如果云郎有心,可以在下玄月消退之后,来老夫的观星台一聚。”
云琅对于经常出现的黑袍人已经不感到奇怪了,毕竟,公孙弘说了,有十一个博士对他非常的感兴趣。
一道流星从东边星空突然暴起,而后划过大半个天幕消失在了北边的天空。
云琅指着流星陨落的地方道:“这预示着什么?有大将陨落?”
黑袍人笑道:“什么都不预示,只是跌落了一颗星辰而已,如果按照老夫十数年来的观察,如果一颗流星就代表一个大事件发生,人间早就不堪劳苦了。”
“其实你们可以引申一下的,毕竟,宰相,董公一群人都在希望能用天道来压制一下人道,多找一些论据也是好的。”
“大汉人对星空的认知其实是从地面而后才道天空的,你看看星图就会知晓,不论是三垣还是四象,与人间的城市布局何其的相像啊。
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
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四方,这就把整个星空完美的分割成了七个星区。”
“大地是以九州来命名的,而天上只有七个……”
司马谈笑着摇头道:“不是这么算的,因为除过这个星区之外,我们二十八宿,这已经是一套极为完整的理论了,想要修改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甚至还要推翻以前的一些布局跟见解,因此,一静不如一动。”
云琅笑道:“也就是说,我大汉的观星者因为怕麻烦,从而不去改变旧有的观点?”
司马谈大笑道:“自然不是老夫等人懒惰的原因,而是星象一门不像别的学说是与时俱进的学问,星象是不变的,因此,远古时期的人们看到的星空跟我们今日看到的星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啊,现在人能想到的事情,在远古的时代,观星者也早就发现了,星空下没有多少新鲜事,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手段作进一步的观察,星象一门什么,云氏却会被天下人耻笑几千年,不划算啊。”
司马谈靠着云琅坐下来,掏出一把豆子递给云琅道:“你如此看好子长?”
云琅嚼着豆子道:“他在白登山随我苦战,又在受降城随我苦熬两年,如果这么长的时间我还看不清楚一个人,就白白长了这一对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