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没有了,不代表人就可以不去了。、
杨锐拿了药物化学回寄给自己的信函,又将自己手写的论文原本塞进信封,快步前往生物系的办公楼,顺便找了个眼熟的高年级女生,问:“王永教授是咱们生物系的吧?就是教无机化学的那个。”
女生瞅了一眼杨锐,小心脏羞涩的跳了两下,低下头说:“是生物系的,应该还教分子生物学。”
“你知道他在哪个办公室吗?”
“我给你问问。”学姐一点都不觉得麻烦,主动到旁边的办公室里问了,走出来,露出灿烂的笑容,说:“三楼左手第三间办公室,办公室有门牌。”
“多谢学姐。”杨锐笑着招招手,快步上楼,留下学姐开心的笑容。
长的帅,世界都会变的和谐许多。
帅气的笑容都可以当做硬通货来使用了。
王永教授的办公室前,杨锐深吸一口气,轻轻的敲了三下门。
没人回应。
杨锐等了十几秒,又敲了三下。
“进来。”王教授的声音有点懒,但还是上课时的男低音。
找对了地方。
杨锐捏了捏手里的信封,轻轻的推开门,道:“王教授,我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杨锐。”
“哦”王教授低着头看文献,抬都没抬的问:“什么事?”
教授这种生物一向都是很忙碌的,主要是能做的事情太多了阅读文献、审查报告、做实验、写论文、代课教学、同行评议、参加学术和非学术会议,给各级单位提供意见或建议,参与各种政治或经济活动
当任何一个人读书做研究到了教授的职称,无论他的水平和行为是否符合人们认知中的教授,这个人的一生注定不会在无聊中渡过,相反,任何一名教授都会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所谓的杀时间这种事情,根本不会生在教授这种生物身上。
事实上,大部分的教授都是过着争分夺秒的生活,会面的时候看文献,或者看文献的时候会面,都是极正常的行为。
杨锐很熟悉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站定报名道:“前两天上你的无机化学课,你说要我把自己表在jmc上的论文拿给你看”
“你是生物系的杨锐?”王永一下子抬起了头,旋即托了托眼镜,又确认的问:“是你吧。”
杨锐心说:我都说我是生物系的杨锐了。
表面上,杨锐同学还是纯良的点了点脑袋。┞、`、
王教授也是出于对杨锐的关心,以及时代的习惯,想先规诫杨锐一番。
然而,杨锐的回答显然十二分的出乎教授的意料。
当然,对比他已经写成的论文,这似乎是另一番不错的研究。
王教授于是不再说话,仔细听杨锐的叙述。
杨锐骑虎难下,总不能话说一半停下来,于是语放慢,小心的注意着遣词造句,像是做报告似的,缓缓的说着。
王教授边听边想,也不觉得他说的慢。
南向的办公室里,阳光充沛,将冰冷的空气都加热了。
杨锐像是冰雪天开车到了半坡,想停也停不下来,为了不将尚未出现的成果说出来,他不得不多说些废话,以整理和斟酌语言。
在王教授的推动力下,这样一个大坡,杨锐几乎用了3o分钟才落下来,出了一身白毛汗,比本科生的毕业答辩还辛苦。
教授却是意犹未尽,见杨锐停下了,也没有急着说话,先是端着杯子润润喉咙,又起身拿了一个白瓷茶杯,用开水细细的烫了,再泡上茶,亲自端给杨锐,说:“每次用过,我都用灭菌锅消毒的,121摄氏度3o分钟,保证干净。”
121摄氏度3o分钟,比一些药剂厂的标准都高,又是一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例子。
“谢谢教授。”杨锐笑笑,轻轻的啜了一口茶。
稍息,教授说:“看来是我轻率了,你对g蛋白是有研究的,在老唐的凝胶实验室做的?”
杨锐的论文上的单位是北京大学凝胶实验室,有时候也直接写唐集中实验室。
杨锐于是点头,又说:“不能说是研究,算是大略的了解了一番,得到的实验数据也很少,算是顺手做的”
正如杨锐所言,g蛋白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到3o年以后,照样有人专门研究这个,并且也没有研究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