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哥几个都打的不错啊。”
“那是啊。”
“你们说我们还要继续往南打吗?”
……
现场一阵沉默,在场的都是师以上的指挥员,他们当然想尽快结束战争,但现实让他们不得不低头。
“我们师弹药储备已经严重不足,口粮也…”
“跟你们一样,弹尽粮绝。”
“比你们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
但很快,志司的命令就下来了,要求40、38、39三个军在汉城东北方向集结待命,命令42军向南推进。
命令一下来,师长们面面相觑,他们本能想拒绝,但身为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有困难就克服困难。
于是,各部队出城集结,而此时的周胜刚想带着部队出城集结,毕竟他现在还归38军指挥呢。
没想到志司命令他尽快返回总部,说有重要任务要交给他,周胜一听有任务,非常高兴,老总亲自交代的任务,那肯定很重要。
联合国军那边的情就不是很好了,本来马修上将计划的好好的,时间非常充足,为了稳定军心,他甚至留在了最后。
结果碰上了出其不意的213师,突进速度非常快,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没能完成摧毁汉城设施的任务不说,自己差一点就交代在战场上。
也让马修上将对志愿军这个对手的战斗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他的计划并没有受到阻碍,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后方的变数,即使他向五星上将与白宫方面做了汇报,并且做出了承诺与保证,但除了五星上将对他给予了肯定外,白宫方面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他面临的政治压力非常大,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一边指挥部队做好反击的准备,一边等待白宫那边的回复。
而志愿军这边面临了同样的问题,压力同样来自国内与国际阵营的压力,再加上实际面临的问题,进退两难,开始举棋不定。
本来第三次战役的发起就非常的勉强,当时后勤补给严重不足,整条运输线要损失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物资,几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物资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
在这种情况下,咬咬牙客服了一切困难,这才突破了三八线,同时拿下了汉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结果并不尽人意,第八集团军主力安全撤退,志愿军并没有抓到他们的主力,补给线一下子拉长了几百里,还要背负汉城这么一个大包袱。
但前线的这些情况国内并不清楚,舆论空前高涨,并且大多数人都认为志愿军应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联合国军赶下大海,彻底结束这场战争。
速胜论的出现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许多人捐钱捐物资,许多老百姓纷纷加入到炒炒面的队伍当中来。
在这种情况下,志司面临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身为指挥员,不能脑子一热,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作战。
毕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之前的北朝人民军是如何打输的,明明他们已经拿下了整个半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土面积,只差一点就能将鹰酱部队赶下大海。
周胜马不停蹄的赶到指挥部附近的时候,国内的许多慰问品已经送达前线,许多战士正在排队领取,除了慰问品,还有不少信件呢。
“哎哟,这后方的同志过得还挺不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