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见花子如此难过,她心生不忍,却又不敢直接劝赵桓对花子好一些,于是便巧妙地找借口制造机会,让他们俩单独相处。
然而,很快她就发现,即便两人独处,赵桓也未曾与花子交谈,甚至将她晾在一边,自顾自地做事,有两次更是直接离开,气得花子直撅嘴。
然而,这一次当着众多人的面,赵桓却让花子坐在他身边,这不禁让人揣测是否别有深意。
花子迅速抢占位置,还故作歉意地对章庆王后说:“不好意思,赵公子让我坐的,要不你坐我身边吧,咱们一起给赵公子敬酒。”
章庆王后冷哼一声,回应道:“不必。”
她对国王说:“殿下,要不我还是坐你身边,给你斟酒吧。”国王一心想讨好赵桓,怎会眼睁睁看着夫人外交受阻?于是他说:“不是还有另一边吗?你坐那边,你们俩一人一边给赵公子敬酒,赵公子可是我们高丽的贵客,要尽心招待。”
听到国王这番话,章庆王后认为他只是场面上的客套,并未放在心上,也未因此改变对赵桓的态度。既然国王如此要求,她只能不情不愿地坐在赵桓的另一侧,而赵桓也未加推辞。太后站在一旁,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她深知吴魁是大宋驻军的最高统帅,是国王极力讨好的对象,便对国王说:“赵公子这儿坐不下了,要不我坐在吴将军身边好了。”
话音未落,她便径直坐在吴魁身边,赔笑说道:“吴将军,我来为你斟酒,你不介意吧?”
吴魁见赵桓左右两边都是女子,已无空位,且看出太后对赵桓似乎不甚待见,心中不悦。他决定找机会提醒太后,让她明白赵桓非同寻常,当然,他不能透露赵桓的真实身份,于是点头应允。
太后颇为高兴,坐在吴魁身边,另一侧则是幸子,这样她可以一边与幸子交谈,一边与吴魁说话,位置颇为理想。
眼见众人落座,国王举杯道:“赵公子远道而来,是我们高丽的贵客,作为东道主,我谨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愿赵公子在高丽玩得开心,过得舒畅。”
众人纷纷举杯,唯独赵桓未动,他环视在场众人,除了昨日出席的两位宰相文官外,又多了几位文臣,却依旧不见武将身影。
于是,赵桓带着几分戏谑对坐在对面的大宁侯说:“王爷,看来你没能够说服你哥哥同意你的观点。”
赵桓并未明确表达对重文轻武的态度,而是贯彻了“拱火”的策略,他此行正是为此而来。
原本得知今日宴会无一名武将出席,大宁侯已感郁闷,但经历了昨晚之事,他又觉得不宜与皇兄在此事上闹得太僵。
皇兄若不愿召唤,那便罢了,毕竟参加一次皇宫宴会并不会提升武将的地位,本也不打算再提。然而,未曾料到赵公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瞬间又点燃了他心头的怒火。
大宁侯立即对国王说道:“王兄,今日应当召唤几位武将来参加宴会。连赵公子这位局外人都看不下去了,可见我们在对待武将问题上确实过于苛刻,理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不等国王回应,王后已坐在赵桓身旁,抢先开口道:“大宁侯此言差矣,王室宴会乃高雅之地,片刻后或许还要吟诗作赋。何况大宋朝的伯爵幸子大人、统帅吴大人均在此,怎能容那些武夫扫兴?